晓琴摘抄

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

章佳和暖2019-09-19 22:50:28

柳宗元《渔翁》读有感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 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因此,渔翁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然景色的无穷变幻便有了共同的时间依据,取得极为和谐的统一。

《渔翁》柳宗元全文翻译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后,向往隐逸的生活,自得其乐,寄情山水的感情。

参考资料:百科

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图

柳宗元渔翁全文解释

意思是:夜晚时分,渔翁船靠西山停宿。清晨起来,取水燃竹烧火做饭。旭日初升,晓雾渐散,四周悄然既无人声。渔翁摇橹,欸乃一声,青山绿水映入眼帘。回望天边,江水滚滚东流。山上白云,悠然自在舒卷。

唐代柳宗元《渔翁》,原文为: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主旨赏析: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翁

渔翁柳宗元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简要赏析

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柳宗元《渔翁》原文与赏析图

柳宗元的《渔翁》的翻译以及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一个渔翁夜里露宿西山,拂晓起来去清澈的湘江边上打了水,用楚地的竹子生了火,做些吃的。而等到火堆的烟灭了,太阳出来了,他的人影却看不见了,只听到从青山绿水间传来的一声渔歌(一说是摇橹的声音)。船到中流之际,回过头来,西山仿佛远在天边,只有天上的白云在漫无目的地互相追逐罢了。 这首诗歌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做,而“渔翁”意象又带有隐者的含蕴,因而这首诗虽然清新、自然、闲适,但也流露出作者政治失意后那种孤独感和寄情山水的心情。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